阅读历史 |

第105章 看不见的网(求订阅) (第1/5页)

加入书签

83年港元危机爆发期间,恒隆银行是唯一一家易主的银行,但并不代表出问题的只有它一家。

当时被挤兑的银行很多,其中大部分熬过来了,也有那么几家一蹶不振,只不过是暴雷的时间延后了一些而已,该来的还是会来。

84年,永安银行传出丑闻,总经理郭志匡挪用储户存款1000万美元作为己用。

今年,该行再被爆出无法收回公司董事及部分高层的贷款,银行资本出现负值。

得到消息的刘元昊指示道亨银行与永安接洽,试探一下有无收购永安的可能。

无独有偶,新鸿基银行也传出有意放盘的消息。

新鸿基银行的前身是新鸿基财务,由冯景禧在70年成立,79年上市,82年3月升格为持牌银行。

为了方便开展国际业务,新鸿基银行先后于78年和80年引入法国百利达集团和美国美林证券各持股20作为策略性股东。

升格为持牌银行后,新鸿基银行在82年地产最高峰的时候斥资3亿港币相当于该行市值的七成购买总行大厦。

结果也不令人意外,在地产崩盘和港元危机中,新鸿基银行遭遇挤兑,面临资金不足和存款大量流失的双重困难。

为了避免被清盘,冯景禧被迫同意让出控股权给引入的两家策略性股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