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441章 秀下限的皇帝

第441章 秀下限的皇帝(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典型的就如阿斗,光凭按部就班就已经战胜百分之八十的皇帝素质了。】

“武太后、孝和朝、太平公主、武三思、悖逆庶人恣情奢纵……遂使农功虚费,府库空竭矣。”

从这点上来说李隆基倒是真不容易,要给好多人擦屁股。

但要说阿武是个昏君那显然差的也远。

毕竟前面我们也说过,即使是狄仁杰都带头劝阿武战略收缩,放弃西域和辽东。

这种情况下阿武依然梗着脖子稳定安西四镇和河西陇右边防,这是值得肯定的。

今岁长安试科举时,当进谏主公,这科举遴选的非精于辞藻的文人,而是需要有吏治之能的干才。

【除此之外,阿武在政治上留下的弊病相当多。

虽然创立了科举糊名制,但实际上整个武周时的主要举官手段依然是铨选,科举在这个时代并没有爆发很耀眼的光芒。

甚至因为女性称帝的先天劣势,阿武不计代价直接擢升忠于自己的官僚来快速冲淡朝堂的李唐余韵,导致铨选制度直接糜烂。

另外就是称帝早年玩儿的太疯,导致武周中期财政已经出现了相当大的问题,不止一位宰相的奏疏中提过“国用不足”。

武则天整个执政期间的挣扎实际上一直都是受困于女性的出身导致缺乏合理法统支撑,内政上虽然弊病不少但依然有一套自己行事准则,与昏君远不相同,这一点上来说资治通鉴总结的比较好。

“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

另外就是老武登基时候已经六十七岁,高龄皇帝昏庸是个必然趋势,这种情况下老武做的相对已经算出色了。

毕竟读过历史的我们也都知道:

虽然有秦皇汉武这些皇帝在搏上限,但整体来说不可否认的是,千百年来绝大多数皇帝都是在秀下限。

另外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契丹造反打败了武周军,突厥可汗趁乱干了票大的给河北来了一记重击:

“虏赵、定、恒、易等州则帛亿万、子女羊马而去”

因此在武周晚期也有一系列的动作,登莱置牧监、江陵和市奴婢、增设关市以税行商、河北和市牛羊,尤其和市的恶意压低价格强买强卖被不少大臣抨击与民争利,从中能看出武周在财政上的窘境。

甚至在这当中用于赈灾的义仓都不知不觉都成了摆设:

“公私窘迫,渐贷义仓支用。自中宗神龙之后,天下义仓费用向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