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71【人类学著作】 (第1/5页)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笔趣阁 【 <a href="" target="_blank">www.bqg8.cc</a>】,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lt;div class=&quot;kongwei&quot;&gt;&lt;/div&gt;&lt;div class=&quot;ad250left&quot;&gt;&lt;script&gt;ads_yuedu_txt();&lt;/script&gt;&lt;/div&gt;跟辜鸿铭的聊天,周赫煊其实并不尽兴。有好些话他都没说,一些观点也尽量模糊,因为讲出来会刺激到那个老头儿。

看辜鸿铭那年迈老朽的样子,周赫煊生怕对方一个激动,就捂着胸口趟地上咽气。

气死辜鸿铭,这个骂名周赫煊可不想背。

什么“以利谋国,以德治国”,说得太笼统了,而且不尽不实。

常校长也是以利谋国,他手下大大小小的新军阀和新官僚逐利,背后支持他的江浙财团也在逐利。最后的结局是人人为我,不管他人死活,国是谋到了,但却一塌糊涂。

我党的打土豪分田地也是以利谋国,在道德却在利的前头,人人心中都有高尚的追求,“利”才能归于一处。

周赫煊真正想说的是以法治国,辅以道德底线和利益驱动。但他为了反驳辜鸿铭的“德治”,不能把依法治国说出来,因为那老头儿听了肯定胡搅蛮缠说不清,甚至还会批判周赫煊法家思想。

众所周知,辜鸿铭是儒家信徒,而儒家和法家又是死对头。

倒是关于民族优劣性的讨论,让周赫煊想起一本书。那本书叫《枪炮、细菌与钢铁》,荣获1998年美国普利策奖和英国科普书奖,并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作品。

周赫煊在北大的接待宿舍里,提笔写下这本书前言。因为年代关系,里面的许多内容都需要修改,而且某些观点周赫煊也不完全赞同,他需要按自己的想法来解释——比如说关于中国的部分。

“前言

——辜先生的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