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居一品 > 第九一七章 暴起(下)

第九一七章 暴起(下)(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口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这样想来,张居正不能不承认他是在为自己还债了同样是最顶级的治国者,张居正自然知道,以大明朝的行政能力,解决隐患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在还不至于不可收拾的时候提前引爆,只有让相关各方都痛了、怕了,才有可能重新调配资源,操纵社会转型。

如果等到全国xing灾荒爆发,那时神仙也救不了大明了虽然这样想,但张居正也只是部分理解了沈默,还有更大的疑huo:“再说说金融危机吧,这可是你一手引爆的。虽然皇帝对汇联号早有觑觎之心,但要不是你主动给他这个机会,怕是他也没有理由对汇联号动手吧”

“这话说的”郑若曾忍不住冷笑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yu加之罪、何患无辞?”

“开阳先生,你去看好楼梯。”沈默摆摆手,示意他清场道。

郑开阳下去守着,顶层便只剩下他俩,沈默才缓缓道:“郑开阳说的不错,既然金融危机是早晚的事,我自然要掌握主动权了。”顿一下,他压低声音道:“但你若以为,我只是为了给皇帝挖坑,就太高看那小子,也小看我沈拙言了。”

“…”张居正额头见汗,有些呼吸不匀,他确实从没想过这些问题。

“据我实际考察,广大东南发达地区,因为市场的旺盛需求,九成以上的耕地,已经改稻为桑棉。原本被称为天下粮仓的江浙一带,即使是丰收年景,人们也要靠出售生丝、原棉、棉纱和绸布,来换取货币,以购买粮食。一条鞭法实施之后,由于百姓要用银两来完国家赋税和地租,以及偿还贷款,所以当银粮比价发生巨**o动,而国家又救助不力时,粮贵钱贱的巨大灾难就不可避免了”

“你也许会说,市场可以调节……”见张居正不说话,沈默借着道:“粮食供不应求,就会涨价,使种粮有利可图,农民便会自动扩大粮食生产。”顿一下道:“这个说法理论上没错,对于一般消费品是适用的。但惟独粮食生产,事关国家安全,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农业国,不能放任市场来摆弄。”

“在风调雨顺、无灾无害的太平光景,市场和商人,可以应付粮食的转运和供给。但一旦到了粮价腾贵的灾荒时期,完全依赖购买粮食的发达地区,就会遭到致命的打击。所以我说,不符合生产力条件的过度市场化,使大明的经济表面畸形繁荣,实际脆弱不堪我敢肯定,如果一切像原先那样发展,那么最终导致大明经济崩溃、继而国家灭亡的,恰恰是我们引以为傲的隆子大改革。更准确地说:是由于我们的改革措施过度实施我不是这是些措施不好,但古人云“过犹不及”它一定要跟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张居正起先还带着气,但后面已经听得极为认真了。他本就是当世顶尖的经济专家,沈默又说得极细,所以接受起来毫无障碍,也不得不认同这种观点。

“你想干什么?”张居正也低声问道。

“我的目标是”沈默用指头在甲板上写下一折一捺。

“九……”张居正一愣,旋即震惊道:“九五之尊……九大家?”默点点头,冷笑道:“别人都以为,九大家是我誊养的鹰犬,实在高看了我沈江南。我本无根无基的一介布衣,就算三十年里翻云覆雨,宰辅天下,也没法真正收服九大家这样的世家豪族。”

还有一点,更让他容易接受沈默的看法~

那就是从万历八年以来,大明北方便连遭天灾,气温偏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其实不光北方,

连上海、南直、福建、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

这种罕见的全国xing天灾,别说他这辈子没见过,翻遍二十一史也是没有的。比起那些天象示警的谶言,他更相信报纸上所说的11小冰河时代,即将到来因为那至少是天文学家和气象学家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

如果真的会出现年谓的小冰河时代,那么大明现在的经济结构,自然是无比危险的。抵御灾害的能力,甚至比不了那些刀耕火种的少数民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