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居一品 > 第七四一章 民心似水上

第七四一章 民心似水上(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两人又就接下来的安排商议一番,一直谈到过午,刘显连▲接风宴,三个字都没敢提,就匆匆回去依命行事了。

三日后,刘显率领一众将领,早早来到了 经略府的大门外,此时的经略府前,已经升旗了▲钦命络略东南大臣,的大旗,在风中猎猎招展;府前大门外,锦衣卫整齐列队,那鲜明的衣甲、威武的神态,无不昭示着东南督帅不可侵犯的威严。

看到这一幕,一众军官不禁暗自凛然,通报之后,安静的列队从侧门进入,穿过仪门,来到大堂议事……按说是应该在二堂的,但经略府因陋就简,大堂之后便是后堂,压根就没有二堂。

内里由沈就的侍卫负责,侍卫长请诸位将军在堂下分坐两排便道后堂去请经略大人。

刘显坐在紧挨着大案的左排上,他看看自己的部下,全都眼观鼻鼻观心,没有一个乱动乱说的,心中不禁有些安慰道:‘不枉我这几日耳提面命……,这三天,他将所部官兵全部关在营中,每天只干一件事 一一那就是背诵军法。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至 少知道规矩了……

“你说的也在理啊。”沈就点点头道。大明朝有一特点,就是不论面对何种情形,强硬派永远占据舆论的主导一一哪怕是主力覆没、重臣纪绝、皇帝被俘,也不会有投降派得逞的那一天。这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帝国烙下的先天性格一一他用年轻有冲劲,也棱角十足的新晋官员充当御史言官。这些御史、给事 中们虽然官位低微,但皇帝赋予他们的权力极大,命他们监察百官,弹劾不法,为此可以风闻言事,甚至能够封驳圣旨。也就是说,上至皇帝,下至百官,没有他们不能管的。

这套监察制度设立之后,对打击贪赃枉法、保持官员的廉洁,维护朝廷的正义,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这群硬骨头言官面前,即使是皇帝也要退避三舍,哪怕是辅,也招架不住他们前赴后继的群起而攻,只能黯然下野。

也正是因为一代代言官们不畏强权、舍生取义的表现,牢牢树立了他们正义光辉的形象,使他们成为 全社佘膜拜的对象,继而获得了舆论的 主导权,或者说是霸权一十他们的看法才是正义的,与他们对立的都是奸佞。

这一主导权有一鲜明特点,便是对待、外敌内贼的强硬态度,不管敌我双方实力如何,一定要战斗到底,任何妥协都会被视为有失朝廷体统的软弱行为,将遭到全体言官的弹劾。

个中原因,除了言官们年轻气盛,满怀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自豪感之外,还因为在总结前宋耻辱亡国原因时,本朝人普遍认为,宋朝的主和派负 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澶渊之盟便开始一而再、再而三的软弱妥协,终于把敌人越养越强,自己则越来越弱,最终被异族灭亡。

一阵欣慰之后,他又开始心事重重了……经略大人冲自己了那么大火,双方的关系还能回到从前吗?万一沈就因为方针路线被参倒了,自己又该何去何从?归根结底,他心里一点谱都没有。

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本朝的官员走向了 另一个极端一一哪怕剔人把皇帝押到城下,都丝毫不作妥协,而是直接宣布皇帝过期作废,恨不得拿炮将其轰死。

强硬不是坏事,但不分对象的一味强硬就不好了,不幸的是,抗倭战争的胜利,助长了强硬派的气焰,在此背景下,谁敢提出以抚代剿,必会被扣上纵寇殃民的大帽子,遭到言官们的围攻。

沈就知道刘显的担忧不无道螋,但他心意已决,重重的一攥拳道:“朝廷的事情我来管,你要做的就是整肃军纪,秋毫无犯,练兵备战,随时准备出击 ”说着大手一挥,不容置疑道:“要是再出篓子,新帐旧账跟你一起算 ”

“是……”刘显知道他',c意已决,多说无益,便肃容应道。“这几日你先回去重整军纪,三天后,召集全营游击以上军官,沈就沉声道:“来经略府议事。”“是。”刘显又表道。

“我丑话说在前头”沈就目光坚定的望着他道:“珍惜这几天时间,给你的▲弟兄们,好生紧紧弦,不然日后有你难看的地方……“是……”刘显再应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