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 第一百六八章:因果关系

第一百六八章:因果关系(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指不定那一天就走了,分过去的三成糖厂利润转手落朱聿键手里了。

朱聿键如今只要想起王承恩就乐。

贵人呐!

那盐,铁,茶,矿此类暴利行业,其中盐,铁又是官营,总能多挣点钱吧。

嗯。

各路公侯,藩王,还有一些朝中或地方官员表示确实。

可太挣钱了。

起初只是求皇帝赏赐下盐引,等拿着盐引去支盐的时候多取他个好几倍,顺道还要往里头塞进一大批私盐,利用皇帝赐下的盐引躲避盘查。

至于明牌撑腰这种殊荣是否太过了。

那就不得不说下简单的说下大明如今的税收与经济问题了。

大明的基础农税是朱元璋定下的,三十税一,可见老朱确实是体恤百姓的。

而作为一个农业国,大明帝国的运作需要官僚的运作与拱卫。

所以官僚薪酬虽低,但在地税方面,大明朝的官员可以得到一个与自身品级挂钩的税收减免额度,注意是减免,而不是直接免税了。

早在宣德年间,私盐贩卖就已经成了根本治不好的顽疾。

然后,明朝商税还低。

所以眼下比崇祯还要穷的朱聿键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可以让他独自一人垄断的暴利商品,且规模做的越大挣的越多,如何能不当个宝贝一样死死守住?

保一下王承恩有什么问题。

人没有官职,在南京又没有多少党羽,更是个宦官,年纪还大,也没有什么干儿子之类,平日里除了缩在一个庄子里就是去那每月亏损的船厂走走。

但随着时代变迁,自明中期开始,税收优免制度的范围与额度,在大明官员的努力下一步步扩大。

同时加上小冰河时期的天灾人祸,以及各种加税,百姓活不下去了就只能卖地,还有卖身为奴,也因此土地价格大幅下降的。

官员世家趁机大肆购入土地,收纳奴仆,同时利用税收优免制度来做文章,避税逃税少交乃至不交税。

大明的藩王们干这事儿也是干的炉火纯青。

农税烂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