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 第366章 天眼一号

第366章 天眼一号(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引力波的传递速度为光速,由此可得此次引力波辐射的波长约为1200公里。

高速旋转的脉冲星所发射出的电磁波,会像是灯塔的灯光一般,以固定的频率扫过地球。

但被早期人类探测到的引力波,能量极高,频率极高,波长极短,通常都是一些黑洞合并、黑洞吞噬中子星、中子星碰撞一类激烈的物理过程。

在这一刹那之中,两颗黑洞合并的引力波辐射功率高达3.6*10^49瓦,其瞬时功率甚至于超过了整个可观测宇宙所有可见光辐射功率的10倍。

如此激烈的引力波辐射事件,其引力波的频率约为250HZ,也即一秒钟震动250次。

现阶段的人类,已经在星系之中建造了间隔数千万公里的激光基地。

对于引力波探测器来说,可以简单认为,探测器的臂长越长,探测精度越高。

第366章天眼一号

原初引力波是指在宇宙大爆炸早期,早到宇宙刚刚诞生约10^-36秒到10^-32秒之间,这极为短暂的一段时间里,宇宙经历了一段极为快速的暴涨期。

在这个过程之中,宇宙整体以超过光速许多倍的速度暴涨——当然,这只是空间层面的暴涨而不是物质发生了超光速运动,所以与现有理论并不违背。

在这一阶段,宇宙超光速暴涨所释放的引力波便被称之为原初引力波。

原初引力波具备特殊的意义,通过某种复杂的机制,现有理论可以将原初引力波是否存在,与引力子是否存在视为同一个问题。

人们便将脉冲星视作激光阵列干涉仪的激光基地,以此来探测引力波的存在。

由此,人类便达成了将引力波探测器的臂长,升级到数百乃至于数千光年的地步。

通过这种手段的话,地球与被当做时钟的那颗脉冲星之间的距离,便可以等价于引力波探测器的臂长。

少的那约3倍太阳质量去了哪儿?

答案是以引力波的形式辐射向了全宇宙。

也即,无需直接观测引力子,只要能确认原初引力波真的存在的话,就可以确认引力子真的存在了。

那么现在,问题就变成了,如何确认原初引力波是否真的存在?

幸运的是,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观测来解决的,只不过较为困难。

因为原初引力波的波长太长了,频率太低了。它的波长甚至长到与可观测宇宙等价的地步,也即,波长高达数百亿光年。

早在一级文明阶段,人类就已经确认了引力波的存在,并真正探测到了引力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