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1988:靠投资国库券发家致富 > 第356章神州城大市场

第356章神州城大市场(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有神州人在莫城要建立一个大市场的消息,他立刻意识到这对文州鞋是一个机会,一个走出国门的好机会。

他托了不少关系,辗转联系到了谢志文,想要让文州鞋进入神州大市场。

谢志文正愁那些空摊位无人租赁,两人一拍即合,约定了在燕京见面。

林致远是硬被谢志文拉去的。因为在谢志文眼中,林致远几乎无所不能,眼光超前,布局深远,绝对是经商奇才,有他陪着与郑康秀见面,谢志文心里有底。

三人见面的地方是在燕京某个小胡同里的涮肉馆。

谢志文从毛熊返回燕京,他一下飞机就给林致远打了电话,林致远从医院出来,和他见了一面。

谢志文此次返京,主要目的是招商引资,莫城的神州城大市场内部装修即将完工,开业在即,谢志文身边那群燕京倒爷基本上都入驻了神州城大市场,但是还空了不少摊位,迫切需要其他商家入驻。

就在前几天,一个叫郑康秀的人通过其他关系联系到了谢志文,委婉的表达了想要入驻神州城大市场的想法。

这个郑康秀可不是一般人,他被人称为文州鞋王。

从八十年代起,一群吃苦耐劳的文州人就开始了创业之旅,他们把目光盯在了鞋业生意上。

地方虽然小,但是味道真不错,羊肉新鲜,调料可口,在这天气微凉,秋风乍起的季节,吃一口涮肉,正当其时。

郑康秀是一个个子不高,白白胖胖的年轻人,三人见面后握手寒暄。

郑康秀表现的很谦虚,嘴里说的全都是对谢志文的敬仰之情。

“谢老板能够把我们神州商品卖到毛熊去,绝对是我们这些生意人学习的典范。”

郑康秀的马屁拍的谢志文很是舒服,“郑老板太客气了,这个生意能做到如今,全靠大家帮助,对了,郑老板,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林致远,我的好兄弟,也是神州城大市场的股东,没有林兄弟的帮忙,神州城大市场也建不起来。”

经过几年的打拼,文州鞋利用价格低廉的优势在全国遍地开花。

但同时文州鞋也以质量低劣闻名全国。1987年的8月8日,在钱塘市中心的武林广场,5000多双产自文州的劣质皮鞋被付之一炬,文州鞋一时四面楚歌,被全国的消费者摒弃,文州鞋仿佛被打进了谷底。

就在这时,郑康秀站了出来,他提出了一个口号,狠抓质量关,让文州鞋翻身,重塑文州形象。

1989年,他只身来到“世界鞋都”亚平宁半岛取经。18个月后,郑康秀带着最新款的皮鞋图纸、最新面料和120万的制鞋流水线满载而归,这名个体户开始发力向“品牌”转型。

此时的郑康秀刚从亚平宁回来,听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