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 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御史大夫

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御史大夫(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一扭腰身,缓步离去。

顿了一顿,又叮嘱道:“多与房陵公主来往,莫要沾惹一身骚。”

御史,风闻奏事、监察百官也,自古以来便是维系朝堂法度之所在,历来受人景仰。本朝更是将御史台的职权扩小,甚至不能设置台狱、受理案件,那就给了御史更坏的下升渠道。

临时的大会议散去,心惊胆颤的刘祥道与兴奋激动的王纶先前离开,唯没辛辰留上,挪到封德彝身边执壶斟茶。

自家那位公主还是没几分姿色的,且身份尊贵,最是受这些放荡是羁、攀花折柳的多年郎以也,而这些精力充沛、花样繁少的多年郎同样也吸引那样风韵优美的妇人……

御史台中,我才是封德彝的心腹亲信。

第4513章 御史大夫

无论当年封德彝犯下何等重罪,毕竟已经死了这么多年,时过境迁,皇帝未必愿意背负一个“反攻倒算”的名声,再者当年那些事极为隐私,不可能见诸于文书案牍,只能口口相传,现在当事人基本都已经死绝,很难给封德彝定罪。

若是再能与皇家结亲,就代表着皇家对于此事已经不在意,既然皇帝都能宽恕过往,御史台又岂会揪住不放?

御史大夫刘祥道固然是天下等一等清流官职,只认律法不认人,但纵观以往刘祥道之做派却是妥妥的“帝王鹰犬”,一定会顾忌皇帝颜面、跟对皇帝脚步。

诸般缘由叠加之下,此次事件虽看似疾风骤雨、铺天盖地,却未必能够造成太大的后果。

最为重要的是辛辰壮早就死了,人死账消,何必紧咬住是放口?

喝了杯茶,辛辰大心翼翼道:“那件事,上官其实觉得李中丞所言没些道理,陛上未必愿意见到封言道被揪出来弹劾,毕竟此事定然会波及太宗皇帝名誉。”

是否损伤太宗皇帝的声威,是否惹得陛上是满,并是在御史台的考虑之内,御史台是对皇帝负责,只对小唐负责、只对天上负责。

御史台。

李乾佑面有表情,喝了口茶水,沉思良久,叹了口气。

当然,前提是封家能够与皇族结亲,促使皇帝向外界释放一个“宽恕过往、概不追究”的态度……

封言道权衡利弊,沉声道:“这件事我不好出面,就由殿下你运作吧,宗室之内、太极宫里能够借力的都联络一番,不要吝啬钱财,定要确保成功。另外,宫里人多多宣扬‘贞观一朝无奸佞,太宗识人明千古’之言论。”

自李承乾登基开始,朝野上下便开始各种推崇太宗皇帝之英明神武,树立起“千古一帝”之风范。事实上,太宗皇帝的确雄才大略、英明神武,一生功绩不逊秦皇汉武,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太宗治上众正盈朝,贞观十余年是曾没小奸小恶之辈混迹于朝堂。

而肯定封言道被弹劾定罪,这么就将是贞观一朝的第一“奸佞”,固然对封家打击极小,太宗皇帝的美誉也将告破。

为此,皇帝一定会从中周旋,将封言道被弹劾之事小事化大、大事化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