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287章 民以食为天,万务民为首

第287章 民以食为天,万务民为首(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张居正看似是请皇帝宽宥言官,未尝不是在小心的提点刚刚亲政的皇帝,到底该怎么做一个君王。

“先生啊,还是在意朕的,京师但凡是有点风吹草动,先生还是肯说话的。”朱翊钧将已经朱批的奏疏递给了冯保,让冯保遣人送往西山宜城伯府,顺便带过去一点恩赏,西山不够热闹,张居正也在丁忧,不宜太过热闹,干脆就带了点吃的东西过去。

海瑞也是满脸无奈的说道:“的确如此,要么比宜城伯更加激进,要么就只能直接否定新政,既然不能否定新政,那就只能更激进了,所以臣才没有上奏责难陈善。”

张居正离朝,皇帝有两个选择,退回到张居正当国之前,或者向前一步,退一步皇帝海阔天空,大明急转而下,皇帝不肯退,做出了选择,那就只能更加激进了,海瑞知道这种道路选择的无奈,所以才没有上奏教训皇帝,这里不对,那里不对。

隆庆年间,海瑞就经常批评隆庆皇帝太过于奢靡,可万历年间,海瑞一次批评的奏疏都没上过。

陛下这个年纪,成熟的有些过头了。

朱翊钧结束了和海瑞的奏对,拿出了张居正的奏疏,继续看了下去,张居正请皇帝宽宥言官。

文官不喜欢司马昭这种酷烈的手段,武将们也不喜欢,毕竟司马懿那么大岁数还圈养死士,那之后但凡是有点年纪的武将,都对司马懿恨的牙痒痒,比如唐太宗征伐高句丽时,李靖生病不能前往,唐太宗就说,当年司马懿也这么说,李靖直接跳起来,跟着唐太宗一起出征了。

海瑞说司马昭弑君,其实也是在说臣子在国势强横的时候,尚有如此大逆不道之举,更遑论现在了,海瑞不仅正面回答了皇帝的问题,还把这个问题上升到了弑君的地步。

“陛下,张四维万历元年刺王杀驾,万历三年大火焚宫,此大逆之臣,理当凌迟,陛下宽仁,送至解刳院疗养,宫中避雷奇景,臣亦亲眼目睹,陛下,臣以为臣子事君已经不是不恭顺而是不臣了。”海瑞又详细的解释了自己的话里的意思,说话明明白白,一直是海瑞的风格,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这种风格在官场上,是不讨喜的。

“解刳院是解刳,不是疗养。”朱翊钧轻轻咳嗽了一声,解刳院那地方还不如千刀万剐凌迟了痛快,毕竟是可持续的千刀万剐,海瑞对解刳院的了解还是不太多,那个地方,大家基本上都很默契的不多谈论。

海瑞还是那个海瑞,说话直来直去,哪怕是知道被王崇古利用,那也是自己情愿,而王崇古显然知道海瑞的性子,才放心的把性命攸关的事儿,交给了海瑞。

第二个原因就是言官因为王崇古的阴谋伏阙,而皇帝就坡下驴责罚了言官,一来言官会转相告诫,以言为大忌讳,虽有忠言谠论,四方利病,谁肯为朝廷言者?二来,则会助长王崇古的权势,王崇古恐怕会威震主上,要知道当初张居正对付王崇古的第一拳,就是僭越之罪。

王崇古权势滔天,恐怕会和严嵩、严世藩一样的欺天,严世藩甚至跑到裕王府上索贿,那可是嘉靖皇帝唯一一个儿子了。

用人当然要用人不疑,可是却不能毫无节制手段,这不是在用人,而是在杀人。

比如张居正当国时候,葛守礼整天扛着遵主上威福之权的大旗,但凡是张居正有威震主上的倾向,葛守礼就会弹劾,必须要有节制,才能用人,这对君王极其重要,对于臣子而言,也很重要。

权盛者摧,功高者隳,皇帝给了太多的圣眷,臣子就会被权势蒙蔽双眼,最终让君臣都没有好的结果。

“海总宪以为先生离朝之后,朕所行所言,可有不妥之处?”朱翊钧的询问,也是直接了当,他问海瑞如何评价皇帝的新政,张居正离朝后,现在是皇帝在主持新政了,朱翊钧想听点实话,只能询问海瑞。

“张弛有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海瑞面色复杂的说道:“张弛有度,则是陛下未曾天下清丈,这是践履之实,人不能活在不切实际的想象当中,否则就会看不清脚下的危机,这种不切实际的人当国,是国朝大害,君子为恶,则天下大恶。”

“有过之而无不及,臣斗胆,陛下的新政,远比宜城伯要激烈的多,臣恐酿大患。”

“朕能怎么办,先生一走了之,跑到西山躲清闲,朕还只是个孩子,只能这么着了,朕也没办法啊。”朱翊钧终于听到了一句实话,海瑞还是那个海瑞,他觉得皇帝的新政太激进了,手腕要比张居正狠辣的多,张居正是不愿意死人的,可是陛下似乎深受谭纶的影响,喜欢动不动就诉诸于武力。

朱翊钧为自己辩解了一句,他没办法,只能这么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