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蒸汽朋克 > 第九百六十七章 私人银行

第九百六十七章 私人银行(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私人银行的客户群,同样是资金来源地与销售市场,高盛跟人签对赌,赌金哪来的?就是与客户群签订的资产委托协议来的。

有了债券,要销售了,走零售的中间成本是很高的,银行推销理财的办事员还得有提成呢。

更别说卖艺术品,古董,固定资产了,那个换手的成本就更高了。

国际通用潜规则,债券买卖都有回扣的,买个房利美房贷美的债都得给百分之三的回扣,金融产品的中间环节尽管比卖艺术品低,但成本也很高。

有了私人银行的客户群,等于就拿到了一张长期的委托投资协议,私人银行就能更好的针对特定目标群推销,或直接替客户买入,直接把中间环节的回扣与销售成本,作为自家的利润挣下了。

包括花旗,汇丰,瑞银等商业银行,高盛等投行,实际都有私人银行,只是比较低调,客户门槛的额度也不一样。

瑞银,汇丰与花旗,都是100万美元,高盛是300万美元,欧洲绵延两个世纪以上的百年私人银行,开户金额普遍高于500万美元。

全球私人银行管理的资产,保守估计就在30万亿美元以上,瑞士与卢森堡的私人银行占据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其余多是注册在巴哈马,百慕大,开曼,英属维尔京群岛等离岸小岛。

很多不记名债券,不记名国债,油画等艺术品,珠宝等古董,房屋庄园等固定资产,根本不上市销售,直接就被私人银行收入了。

有大行为依托,人抵押栋古堡给汇丰,结果还不起破产了。汇丰不会把古堡直接拍卖,而是先评估一下资产价值,优先由自家的私人银行收入。

所以,私人银行的利润率是很高的,很有搞头。

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私人银行的发展却谈不上多好,眼红也不奇怪。

香港有实力的银行,早先都是英资银行,包爵士收购九龙仓,李嘉诚收购和黄,都是汇丰支持的嘛。

其次,是推销给行内的大客户,定期与超市打折商品彩页一样,会发给客户群挑。不少银行也会组织新富开品酒会,奢饰品展销会,专场拍卖会,那也是内部展台性质的处理渠道之一。

内部没人要,才会流入大众市场,走拍卖等渠道。

内部拍下个祖母绿项链2万美元,遇到慈善拍卖会送上去,花100万美元再拍回来,100万美元的善款大大方方捐了,2万美元的古董珠宝也升值了,资产也没损失,双赢。

所以,私人银行的客户,资产管理的回报,肯定比什么定期存款,理财与信托高,有很多“捡漏”的机会,内部专场拍卖会一样。

之所以私人银行的客户待遇高,不是因为银行好心,而是基于共赢的目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