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魏逆 > 第75章 取轻

第75章 取轻(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若有阵亡者,不管服役多久皆特恩其家小一人归民籍。

而他方才意在取满宠第三个方略的缘由,就是想让淮南战线也能做到戎卒自给——

在夏侯惠的上表中提及具体谋划了。

他在上表中,也如满宠一样将关乎偷袭皖城的前因后果以及利弊细细说了一边,也谏言了或破城虏民而归、或顺势占据皖城谷地的两个选择。

但与满宠不同的是,他对破城虏民而归这个选择言之寥寥。

仅是以“贼吴恃前番石亭之战,以我魏国淮南兵马寡少、不复有攻伐之力,如若我军趁其不备而掩袭,必可功成而归也”之言便带过了。

马上就是仲春二月了。

天犹甚寒,洛阳宫禁内也不见草木萌发绿芽,入眼仍是肃杀萧瑟的景象。

唯独值得庆幸的,便是近几日风雪不再连绵肆虐。

自去岁入冬以来下雪颇多,今岁春耕应是不会再有旱情了吧?

且春寒尤甚,夏耘之际应会少些虫害了吧?

而在如何占据皖城谷地这个选择上,以及占据这片谷地后能为魏国带来的裨益上,他言之甚详。

他觉得守备这片谷地不失,魏国只需以八千精锐戎兵常驻即可。

但士家的数量至少需要两万以上。

且为了让这些士家能奋勇作战、在贼吴日后反扑中力保城池不失,他建议庙堂能给予士家梦寐以求的放籍。

仍是依着秦国时的隶臣赎身制度,在先前临阵有斩首之功可赎家小的定论之上,再附加恩诏:只要皖城谷地不被贼吴夺去,所有戍守的士家每服役两岁皆可以赎家小一人归入民籍,且画田亩予之。

看着台阶上依稀残留的雪花,天子曹叡心中不知觉转到了农桑之事上。

因为去岁的旱情,让魏国宛洛以及雍凉等地的秋收很惨淡,也迎来了粮秣短缺。虽然还不至于演变成为饥馑荒年,但这是魏国自从武帝曹操开始屯田以来,第一次出现了郡县邸阁存粮不足的状况,也足以令天子与庙堂瞩目了。

许多人都将邸阁空虚,归于先前曹真伐蜀与司马懿在陇右御蜀的损耗上。

但天子曹叡心中明白,屯田制逐渐崩坏才是罪魁祸首。

所以,他才让镇守荆襄的夏侯儒以守御屯田积谷为上,并令司马懿在雍凉广开沟渠、务必要做到戎卒自给自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