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宋道 > 卷八 靖康变 第六百九十章 【肉货】

卷八 靖康变 第六百九十章 【肉货】(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只是,如今这眼下的一切却叫黄杰扇动翅膀而引发了太多的变数,萧干这厮如今还真不知道跑哪凉快去了,甚至之前在析津府拥立耶律淳的人,也从他变成了他手下的耶律大石,所以这金人自然也就没有机会跟奚人翻脸,两族自然还处在“蜜月”期内。

所以如今只能祈求老天,希望这支奚人部族能保得“肉货”们安全,好待四人从长计议才是。(未完待续。)

这奚人本称厍莫奚族,由来之事倒也不可考察,只说这大辽立国时,奚族本是如今辽地之中的一个弱小部族,只是契丹也源于东胡之鲜卑,这奚族与契丹语言相通、文化和生活习俗相近,是同族异部的兄弟关系,所以便也一夜之间野鸡变作了凤凰,抱上了契丹人的大粗腿。

辽国兴盛了百余年,奚人自然也搭了百余年的顺风车。

自耶律阿保机建契丹国后,契丹逐渐壮大,奚全部臣服于契丹。说是臣服,实际上更应理解为部落的统一。心胸远大的阿保机对奚采取了征服、联姻、结盟的怀柔政策,“抚其帐部,拟于国族”将奚王府所统奚众与契丹五院部、六院部、乙室部,同列为四大部;允许奚五王族(奚的五个部落:遥里、伯德、奥里、极只、楚里)“世与辽人为昏(婚),因附姓述律氏中”,述律氏,即萧氏。

而萧氏一族在辽国政治舞台上的风光演出,也让奚人在辽国的社会地位大涨,最终演变成了契丹是老大,奚人是老二的这么一个社会格局。

不过,由于奚人的游牧习性,使得不论是东奚还是西奚(唐时奚人游居古北口外滦平、丰宁、赤峰、平泉州等地,称为东奚,后唐末部分奚人在酋长去诸的率领下叛契丹西迁妫州,也即今河北怀来县北山,内附于唐,史称西奚。),皆善于与各地各部族交往、贸易,甚至通婚,善于对于北地的各个鞑靼后裔、东胡分支而言,对他们的感观自然要比强势的契丹人好上太多。

在女真起兵造反之初,奚族的商人也在暗中为金军提供不少便利,甚至金军攻辽时,还得到了不少“奚奸”的侧面帮助,使得金人怎么也得顾念些香火情。这也是哪怕金国女真崛起,把辽国契丹杀得大败之余,却还对奚人部族礼让有佳的原因所在。

只是,不论卢世杰还是黄杰,却都不知道,这般看似女真与奚人的“蜜月时期”究竟什么时候就会结束。

在未曾被黄杰“蝴蝶”过的原本历史轨迹中,辽国行将覆灭之际,奚王回离保(即四军大王萧干,时官至辽知北院枢密事,兼诸军都统)与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等于辽保大二年(1122年)在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拥立耶律淳为帝,建立北辽。

当女真人入居庸关后,北辽向西迁移,到达今天的新疆、中亚一带,即史称的“西辽”,后为蒙古所灭。西迁时约十五万人,约有五万人滞留在河北、山西、山东。萧干则退守奚人世代族居之地箭笴山(今称祖山,正好就是在山海关以西的青龙县境内),在奚王府建大奚国,国号“天嗣”,自号奚国皇帝。

但萧干的这个举动却激怒了金人,因此这大奚国最终只存在了数月,在金兵围剿下溃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