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神捕乱宋 > 第五百四十二章 人皮鼓(完)

第五百四十二章 人皮鼓(完)(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取皮结束后,孙林将黄雷的上衣穿回,然后来到青楼外。示意小头目里面已经解决,可以进入放火。

然而小头目在倾洒煤油过程中,恰好碰到刚从外面赶回来的熊天阳,情急之下,才说出了那句“你还在这儿呢”,这才引发了我们最初的怀疑。

孙林在揭取了黄雷的皮肤后,立即回到家中进行硝制保存。李秋华得知黄雷被烧死在大火中。情绪非常激动,连续哭了多日。孙林在一旁好言相劝,同时,对李秋华展开了猛烈的追求攻势。当时李秋华已经怀孕四个月。非常想把孩子生下来,

孙林就说,“我是真的爱你,不在乎孩子是不是我的,我将来一定能对孩子好。”眼见事已至此,无奈之下,李秋华嫁给了孙林。

黄雷虽然已死,但李秋华依旧对其念念不忘,这种表情孙林看在眼里,虽然表面无动于衷,但内心也承受着极度的煎熬。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孙林把这话记在了心里。但是,他也清楚,自己没有办法除掉黄雷,一旦事情败露,李秋华会恨死自己。他也曾考虑过找赵明帮忙,但赵明这个人江湖气很浓,短短几天内,竟然已经与黄雷兄弟相称。看来,要想得到李秋华,只能自己想办法。

从那天起,他经常性地跑到广州,随时掌握着黄雷的动向。很快他就发现,黄雷竟然和经常来青楼的一个女子好上了,而且这名女子还是一个有夫之妇。他立刻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李秋华,以为就此可以让李秋华对黄雷失望,从而转投自己的怀抱。

李秋华得知此事后,自然十分气愤,立刻来到广州找黄雷质问。

因为当时没有人在场,所以只能从孙林的描述进行推测。估计是黄雷意识到自己目前还是要依靠李秋华的这层关系,所以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两人竟然重归于好。

看到这一幕,孙林更加愤怒,自己对李秋华一往情深,却换不来任何回馈,黄雷在外面拈花惹草,李秋华却始终情有独钟。至此,孙林的内心严重失衡,发誓要除掉黄雷。

愤愤之下,孙林买来了做鼓用的相关材料,利用自己的手艺将黄雷的皮做成了一面鼓,偷偷藏了起来。这之后,每过一段时间,他心头怨恨难以抑制的时候,就将那人皮鼓取出来敲打一番,心情就会平复不少。

两个人在东风镇住了一段日子,因为孙林在当地没有亲人,两人回到了端州,和李秋华的父亲李东阿同住,后来,孙林也在端州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在之前的刘建(卫)国到市戏班子里看库房。耳濡目染之下,突发奇想,偷偷将人皮鼓放进剧团的库房内。因为是他自己管理,而且当时戏班子已经不太吃香,鲜有演出任务,所以始终没人注意多出一面鼓。每当有机会看到更多的人敲打着这面鼓,他都会感到无比兴奋,有一种发泄的快感。

不久前,当小鱼儿第一次找到他询问这面鼓的时候,他就已经意识到事情可能败露,但他不知道是从哪里暴露的,表面上无动于衷,只说这面鼓是他来之前就有的。

思前想后,孙林觉得应该假借别人的手除掉黄雷。于是,他就找到了对立帮派的那个小头目,两人刚好以前还相识。赶巧的是,对方的老大让小头目去青楼捣乱,两人一拍即合,就由孙林充当内应。在孙林的策划下,两人决定纵火烧毁青楼。对于这个提议,孙林是有着自己的考虑的,一方面可以除掉黄雷,得到李秋华;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皮艺匠人,他曾看过黄雷背上的那个刺青,觉得品质极佳,难免技痒。或许还有另一层目的,就像小鱼儿说的,那个刺青是一种物化的投影体现,孙林对此印象深刻。

案发那晚,孙林来到了黄雷所在的青楼,看到了在里面巡视的黄雷和另外两名打手。孙林与三人相熟,而且还等同于是黄雷的救命恩人,自然没有引起他们的怀疑。孙林以聊天为由,将三人拉到青楼的那间休息室内,张罗吃起了夜宵,并拿出事先已经掺入蒙汉药的酒。

见三个人晕倒,孙林决定开始对黄雷进行剥皮。他在鹰形刺青的上方轻轻划了一条细缝,固定在皮磙子上,拉动把手,将黄雷后背的皮肤一点点地卷入皮磙子上。然后,按照同样的办法,又取下了黄雷两臂上的多枚刺青。这个皮磙子。类似于刮大白的滚轮,是皮艺匠人取皮的一种特殊工具。

整个取皮过程大约持续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因为所取的皮肤组织均为覆平上皮,平均厚度仅3毫米。而且是采用的特殊揭取手艺。所以黄雷身上的伤口血流量极少。

看着黄雷赤裸着上半身,表面皮肤大量缺损地躺在地上。孙林感到一阵由衷的痛快,还踢了几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