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北宋末年当神棍 > 第三十七章 天师布道 功德自生

第三十七章 天师布道 功德自生(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文飞也只是采纳了太上感应篇的一部分,其他也记不得太清楚了。而且文飞作为一个现代人来说,有些不符合自己他观念的,比如扫地怜惜蝼蚁这些,更是要通通去掉……

可以说,文飞这一番讲道,算是给道教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道德体系。更要野心勃勃的推广到整个社会上去!

下面那些道士,有些的听得欢欣鼓舞,有些不以为然。文飞心里冷笑,人主的权柄,就在赏罚二字。神灵的权柄也是一般。

文飞既然宣称是代天弘法,就容不得任何人阳奉阴违。若是有人再敢违抗这些准则者,那就怪不得文大天师杀鸡给猴子看了!

“来人啊,把我今天所说戒律抄写下来。刻成碑文,若是有违反者,阳世自然有国法和教规,阴司更有地府和鬼神在。鬼帝大尊当司此责,依人所犯轻重,记录在案。待寿命终了,再行赏罚!”

在文飞看来,太多太过的道德标准都是狗屁。根本没有人能达到,比如后世某组织一般,道德标准之高,无可比拟。但是根本不具有操作性。

即使在某一段时间里。强制加以施行。但是高压之后,就面临着反弹,反而使道德更加的败坏。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以上所言。为我普通善信所应遵守。

而我道士,更应该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已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已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

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为天下百姓之榜样,如此方能称之为真道士!

文飞毫不客气的给鬼帝大尊又加了一条权柄,他现在几乎能代表整个道门的意志。而在这种意识形态的方面,更是能代表整个大宋的意志。

因此,文飞话音刚落下。言出法随,整个昊天元气之海的无边原力都震动起来,无数之气运原力汇聚往阴世之中……

轰隆隆,天空之中风云突变。风起云涌,一时间飞沙走石。几乎让人睁不开眼。

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文飞提出道士的道德标准更要超过普通善信,完全采用自《太上感应篇》。亏文飞这货把这本书记得这么熟悉,一口气背下那么大的一段子出来。

《太上感应篇》要在南宋时始获官方重视,历经宋、元、明、清而久盛不衰。它不再局限于虚无的说教,而是建立了现实的伦理准则,有利于规范人们的言行,特别是有助于保证国家、社会、家庭的严谨秩序。而《阴鸷文》大概还没有出世。

可以说后世中国的士大夫们,家里从来不会少了《太上感应篇》和《阴鸷文》这两本书。几乎整个中国古代的民间道德体系都建立在其上……

所竭力倡导的善行,竭力主张去除的恶行,诸如爱国爱民、敬长爱幼、慈心于物等等思想,几乎都是中国传统美德的之所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